
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华研)于9月15日在吉隆坡广义大厦大礼堂隆重举行“华研40周年庆晚宴”,主题为“四十年来家国”。为纪念四十年历程,华研同日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在同一地点举办“华研与华社图片特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示其研究脉络与典藏精华。
出席盛会的包括华研顾问丹斯里古润金、黄隆生、张送森、华研名誉主席拿督陈忠登和林忠强、署理主席兼40周年庆筹委会主席拿督杨括添、副主席拿督朱兆祥、义务总秘书姚迪聪、义务副总秘书叶少华、义务财政拿督郭义民、义务副财政拿督斯里蔡宝强、学术董事白伟权、邱克威、潘永强、董事陈松青、曾昭智、萧特财及中心主任詹缘端。
其他政经文教界代表包括前交通部长丹斯里陈广才、丹斯里廖中莱、雪州议长刘永山、峇央峇鲁区国会议员沈志勤、新纪元大学学院校长莫顺宗、拉曼理工大学校长拿督李仕伟、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校长王瑞芳、教总主席谢立意及留台联总总会长彭庆和等。

科学工艺革新部长郑立慷:小小资料室 汇集大时代记忆
“华研作为马来西亚华社的重要机构,四十年来默默搜集、保存史料,并以学术精神整理研究,让先贤事迹得以传承。
身为科学工艺革新部部长,我特别欣慰看到华研在守护历史的同时,积极拥抱科技,投入资源推动文献电子化,并尝试以人工智能整合档案,建立数据库,让更多人便捷接触、共享这些珍贵史料。
华研的努力不仅是对历史的守护,更是对未来的负责。你们的工作帮助年轻人更了解自己的身份与根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AI和大数据虽带来便利,却也容易让人陷入信息茧房。
我常提醒自己,不要只看到想看的,也要倾听不同的声音。当前社会上出现一些损害团结的事件,部分源于彼此的不了解,以及某些政治人物煽动种族情绪。华研的学术研究与出版,有助于跨越种族隔阂、消除偏见、促进理解。
近年来,华研智库推出《社会政策蓝皮书》和《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等重要研究,汇聚专家学者深入剖析国家议题,提醒政府与社会倾听民意。政府政策与民间研究相辅相成,才能推动国家稳步前进。
华研所守护的华社历史与经验,不仅是族群的财富,也是国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马来西亚最宝贵的正是多元文化,而华研让这份多元成为国家更完整的拼图。
小小资料室,也能汇集大时代的记忆;微微烛光,亦能照亮国家的远方。华研不因微小而放弃坚守,不因时代变迁而忘记初心。我十分乐见这样一个民间团体,能自发承担责任,为促进族群和谐与社会理解贡献力量。”

华研董事主席姚迪刚:华研是冷衙门 用数据佐证说话
1985年,华研以“马来西亚华社资料研究中心”之名成立,初衷正是系统收集与马来西亚华人相关的各类资料。至1996年,为强化学术职能,我们正式更名为“马来西亚华社研究中心”。
然而华研不仅是一个学术机构,更承载着华社的深切期望,肩负着时代所托的使命。这一处“冷衙门”,实则是守护华社记忆与历史的文化堡垒。
四十年前,在国家单元文化政策仍普遍存在不公的背景下,为维护少数族群的历史与权益,全马十三州的中华大会堂,连同董总与教总共十五大华团,共同倡议设立一个专门机构,守护华人走过的历史资料库,也就是今天的智库。肩负如此使命,华研应运而生。资料是一切研究的根基,更是大数据时代的起点。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四十年来,我们历经马来西亚的风云变幻——从烈火莫熄、政治海啸,到历史性的大变天,华研始终秉持初心,我们储存华人社会文化的百年体系、记录国家政策的每一个格式,在需要的时候感发风言。
社会需要敢于发声的团体,也需要能在公共政策议题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组织。华研虽非街头运动型组织,却始终以专业调研和学术报告,推动公众理性认知与讨论,为议题提供扎实依据。
我们在守护华人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促进族际交流、增强社会凝聚力,更在捍卫各族群权益时,坚持以数据为支撑,提供严谨的学术报告。
多年来,华研已逐步构建起一个跨越国界、联结大学的学术平台,汇聚海内外学者共同开展多项研究项目。我国各社团、文化艺术及学术机构实为“生命共同体”。唯有资源共享、携手合作,方能推进更多建设性工作,共同塑造更加和谐的社会。
三年前,我们设立“黄永焮基金”,旨在为华研的永续运营奠定基础,积极建设跨国界、跨校际的学术共同体。
若非华社在政治、经济、文教等各界的持续支持与付出,华研绝无可能稳步至今。在此,衷心感谢大家!


“学术硕果 有目共赌”
华研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运华在活动中汇报了该中心的学术成果。自创立以来,华研已出版189部书籍与论文集、112期期刊杂志,发布11份研究报告,举办43场学术研讨会、6届国际双年会及超400场论坛和讲座。2025年10月17至18日,华研将与台湾国立成功大学联合主办第7届国际双年会。
华研致力于学术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完成11项重要研究计划,设立“华人研究学术专著奖”,并与4所国内高校、12所国际学术机构及12个本地社团建立合作关系。近期,《李孝式历史图片集》已出版,《现代华语词典》和《陈平访谈录》预计2026年初面世,大型旗舰研究项目将在2025至2027年陆续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