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前,就已经有不少公司实行在家全职办公的制度。记得2006年我从学院毕业后,在新加坡应征受聘的第一份工作就得居家办公,我因此体验过3年在家办公的生活。公司是家小旅行社,我在入职时去新加坡接受两周的培训,之后带着电话系统回马办公。
遇到机票系统(Amadeus)有问题时,只需联络在新加坡的技术人员于网上(Timeviewer)操作及解决问题。之后在马聘请到的职员便不需去新加坡了,他们只在马通过我提供的培训就行,当公司有重要会议或新培训时,我代表去个一两周协调就行。老板可通过系统监督我们一天接或没接过几通电话,每个月我们总共出了多少张机票,以此衡量职员们的工作表现。而我们每个月都能准时收到公司打进银行户口的薪资。
回到2020年这人疫情时代起,因全球性实施封城封国措施,造成大部分职员被逼在家办公,连学生也不例外必须在家学习。这种趋势让很多公司发现,原来不在办公室也可把事情做好,前提一定要是有一套清晰的监督职员的系统,不然职员的工作效率会急速下降,导致生产力底下进而造成让公司陷入危机的风险。

在家办公要如何监督职员是否做好本分?实际上跟在办公室的办公模式没差,不过是地点换了及实体文件转换成了软体。在我过去的文章提到过好的监督系统如:设定职责、善用云端工具、使用软件来进行会议、定期交报告(日报、月报、年报)等,都是未雨绸缪的策略。
具备优良文化的公司,职员们在办公室办公时便已逐渐培养出高效率的处事技能及责任感,一旦遇到像疫情的突发状况,大家做事风格仍保持不变,甚至会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对于管理不佳的公司,他们就会惊慌得手忙脚乱了,要临时来想办法解决问题及面对前所未遇的新挑战?
人始终会因环境变化而认识或适应新事物,如在疫情期间掀起使用Zoom线上开会的热潮,通过这软件大家解决了群体会议、职员培训、进行大小讨论的需求。而前提是管理者必须及时掌握如何操作新系统,接着在新挑战里引导团队怎么做,越有实力的领导人会在越短的时间做好。一个有良好沟通文化的团队,他们在起步时就已培养默契,不会因任何阻碍而被打倒的。

反之,若是长期有着沟通问题的团队,在这样的突发危机出现时,很容易就会意见分歧、下属不服从、不合作的情况,不幸地被阻碍战胜而落后了。就如疫情期间,我们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在家工作一样忙、更加忙或很闲空(线上消失无踪),这反映了某个人的甚至是某家公司的素质与文化。无论如何,个人表现、处事态度与交出的成绩,不会因为办公地点不同而出现明显的落差,好的管理者对于职员们的表现自当一目了然。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经过这新常态,许多公司及管理者从中可审核,工作素质、效率并不完全跟工作时间有关,而是跟职员本身的创意、责任感画上等号的。对于那些常不及时线上回复、常不把事做好又找借口的职员,管理者观察及慎重考虑后就可决定职员的去留。
除此之外,当公司发现这漫长的疫情影响,职员们在家办公的结果没受到影响甚至变得更好,是否会因能省下一笔办公室租金费而实施新办公政策?人类的文明发展,在不同年代的进步已多次打破传统形式,相信至少有一半的管理层思维会有所改变。
(以上观点仅属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