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阿城的《棋王》讲述棋呆子王一生一方面为糊口而下乡,另一方面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生活而四处找对手下象棋、最后并战胜十人的《车轮大战》。
张系国的《棋王》则以一个能未卜先知的五子神童的传奇遭遇,描述了人与人间的各种关系。
内容比较
两篇《棋王》所讲述的故事发生的空间、时间背景并不相同,钟氏《棋王》取材自1968、1969年大陆文革高潮刚过去,“知青”上山下乡的一段时间:而张氏《棋王》描述的则是70年代经济刚刚起飞的台湾。
这种时间、空间背景的不同取向,决定了两篇小说中人物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因为,当作者选定了写作的空间及时间范围,文中的人物便不能跳出当时、当地人的生活框框。否则,他写出来的绝不是一篇好的小说。
由于两篇小说中人物的生活方式、价值观不同,理所当然造成其内容上的差异。钟氏《棋王》中的人物生活在文革的阴影下,人心尤惮,能够吃饱睡好几乎己成为一种奢望。因此文中人们的生活大多是朴实而简单的,没有“过分“的要求。而张氏《棋王》中的人物生活在政治、文化、经济都在发生急遽变迁、面临转型的70年代的台湾,社会难免出现“断层”的现象,传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信念也同时发生了改变。文中很多内容都是围绕着面子、名誉、金钱、地位等来描述,例如,文中写程凌和刘教授三番两次的唇枪舌战、刘教授明明五子棋下不过神童却死活不肯认输等。
另外,由于两篇小说都是围绕着“棋”发展的,所以其内容又具有一定的共通点。首先,棋呆子和神童都是棋迷——棋呆子不畏辛苦到处跋陟找对手下棋,神童只有下赢了棋才会偶尔无声地笑一下。其次,两篇小说有类似的结局:棋呆子以实力战胜十人的“车轮战”,神童不靠预测打败刘教授。
写作技巧及风格比较
钟氏比较善于运用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例如他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王一生的吃相,刻划了他对吃近乎虔诚的态度。而张氏则经常运用对话来带动故事的发展及刻划人物性格,例如,文章一开始,作者便运用了一连串的对话勾划出都市人的市侩,并轻而易举地将五子神童带出场。
而在文字方面,两者都于平谈中带有点具智慧的幽默。不同的是,钟氏的文字中带有点禅机,拿文中捡烂纸的老头儿那一套“太盛则折,太弱则泻”的“棋论”来说,就有点玄了,但玄起来又不会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是令人看了似乎明白了什么,似懂非懂的。而张氏的文字则略带有探索、求证的意味,例如,程凌之弟对布尼兹哲学的解释就带有强烈的科幻味道,这大概与作者惯写科幻小说以及他的职业有点关系吧!
从另一个方面看,钟氏《棋王》是单线发展的,故事主要围绕着王一生展开,写其不断向不同高手挑战,这点有点类似武侠小说。而张氏的《棋王》则几条线索平行发展,例如一开始便带出广告社、电视台、老同学等几条线索,“战乱”中自有章法,最后归为一条主线,就象小河纳入大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