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小说家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三回写了“周进中举”和“范进中举”两个故事。
周进在省城看贡院(乡试的地方),因他苦读几十年的书,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上,见景生情,伤心起来,一头昏倒在地。然后便号啕大哭起来。哭了又哭,满地打滚,索鼻涕,弹眼泪,伤心不止。众人劝慰之余,方知周进才学渊博,但时运不济。于是众人凑银两为他捐了监生(用钱买了个乡试的资格)。周进喜出望外,破涕为笑,连忙磕头道谢。不久,他就“巍然中了”,此后连升三级,皇帝指派他当了广东学道(管考试的官员)。
范进呢?在乡试出榜那天,范进家里断炊,他抱着一只母鸡到集上去卖。报录人来时,还是邻居将他从人集上拖了回家。范进进屋,见报贴上写着:“捷报贵府老爷范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了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说:“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走出大门不久,一脚踹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水,拍着笑着,走到集上去了。众人见状,都说:“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
在这里简介的两则故事,并不想研究它们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只是想通过破涕为笑的周进和乐极生悲的范进,来认识一下什么是情绪的两极性。
其实,情绪所具有的两极性是很容易理解的。周进那种极度的伤感,悲痛欲绝的心情实际上是一种极端的消极情绪;而范进那种极度的惊喜达到了“欢喜疯了”的程度,则是一种极端的积极情绪。
类似这种悲痛与狂喜的情况,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如高兴与烦恼,恭敬与蔑视,热爱与憎恨等等,都是情绪两极性的表现。
情绪的两极性,一般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情绪的强度具有强弱或两极状态。周进的“悲”与范进的“喜”,可以说是情绪强度的两个极端状态。在悲喜之间,还可以分为哀伤与欢乐,难过与愉快等,这就是说,在情绪强度的不同等级上,也有两极的性质。
人对情绪强度大小的体验,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一般说,是由引起情绪的那件事在这个人身上的意义决定的。
周进到贡院,见景生情,悲痛欲绝,这是他对前途绝望的情绪反应;范进中举致“疯”,是他一生的夙愿突然实现而引起的激情。这种强度的变化,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当你考试成绩有所提高时,你会高兴、愉快;而成绩下降,你会难过,情绪低落。这种情绪变化虽有两种相反的性质,但强度不大。
(2)情绪在紧张程度上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状态。当报录人到范进家,范进的母亲不知什么事,非常紧张,吓得躲了起来。得知儿子得中,才放了心,轻松了许多。这种紧张与轻松的两极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
想一想,考试之前、比赛之前、演讲之前,你是不是情绪非常紧张?你是不是也遇到过由于过度紧张而怯场的同学?这就是说,如果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你越重要,在关键时刻到来的时候,你的情绪就会越紧张。
那么,紧张的情绪是不是都是有害的呢?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一般来说,由恐惧引起的紧张起着抑制作用,会使思维僵化,动作失调,从而妨碍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伴随愉快的紧张情绪,则有助于全身精力的动员和注意力集中,能对活动产生有利的影响。
(3)情绪在快感度上有快乐和不快乐两极状态。例如,悲痛、羞耻、悔恨、恐惧是明显的不愉快的情绪;而大喜、狂欢是明显的愉快的情绪。当然,实际上有不少情绪都不属于极端状态。如高兴、满意、怜悯、惊奇等。情绪的快感度与情绪的强度有关。一般来说,即使是有愉快体验的情绪,它的强度过大,或者持续时间过长,也会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4)情绪在复杂程度上有复杂与简单两极状态。例如,爱和恨都是复杂的情绪。爱,包含着柔情和快乐的成分;恨,包括着愤怒、厌恶、惧怕等成分。爱、就无所惧;没有紧张,就无所谓轻松。而且,情绪的两极也是互相联系的,有的时候还能互相转化。周进的破涕为笑、范进的乐极生悲,都是很好的例子。
心理学家在研究情请两极性以及各种情绪的相互关系时,画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半个西瓜”图(普拉奇克情绪模式图)。它可以帮助你了解情绪的两极性和各种情绪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