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多产作家杨照著作多,作品内容涵盖面广,除了文学创作外,也涉及中西方文史的评论研究。多年来,他也担负起经典“摆渡人”的角色,通过广播和讲堂课为广大受众讲授中国传统经典著作,将入门者引进知识与文化的殿堂。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24史之首。全书共130卷,约50万字,以文言文写就,记述约3000年的中国历史。由于全书规模宏大、人事庞杂,一般读者往往敬而远之,或只选读白话版的节录本。杨照为了让传统经典更普及化,以导读《史记》作为敲门砖,从“历史式读法”和“文学式读法”两方面着手,为读者剖析历史大事件的因由,并进一步解读司马迁著述的心路历程。
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写《史记》,摒弃传统编年体的记史方式,改用“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体来呈现历史。无独有偶,杨照也不按照《史记》各篇的排列次序进行讲解,而是先从司马迁的两篇文章“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明确指出他编写《史记》的用意,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杨照结合司马迁的际遇和背景,进一步探讨《史记》成书的这三大面向。
所谓“究天人之际”,即是区别哪些历史因素是天意、哪些则是人为,这样在评断历史事件与人物时,才会有明确合理的准则,且更能明白人事成败兴哀之理。而“通古今之变”则是“探究历史背后的通则”,从宏观的层面反思历史,理出社会变化的具体脉络,并与现实生活联结起来,“真正做到以古鉴今”。
司马迁克绍箕裘,担当起史官的使命,为了完成心目中的史书,即使付出自尊与生命也在所不惜。司马迁期望《史记》能“成一家之言”,即是“要提出自己真正相信的、对历史事件或者人物的判断”,而不受传统观念、强权、大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因此,杨照认为读《史记》最为重要的,是“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思考”历史,避免人云亦云,如此才能从中提炼出智慧。
历史与文学的笔法
司马迁在《史记》里运用春秋笔法,对历史事件进行独立思考、臧否人物,突出本身独特进步的史观。杨照特别注意到《史记》在布局谋篇上的匠心独运,隐约透露司马迁的价值取向,以及评价历史人物所持的尺度。例如,项羽与刘邦争天下,最终功败垂成,然而司马迁却把他的事迹列入“本纪”里,将其地位提升至帝王之列,因为史册上不该抹杀项羽推翻秦王政权的事实。再如,至圣先师孔子不曾封王,也没有世袭的贵族地位,却被列入“世家”,显然孔子在司马迁的心目中占据了崇高地位,是值得世人追求的道德典范。
身为文学爱好者,杨照也不忘以文学的角度解读《史记》中精彩的经典故事,如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他认为“司马迁不只是在书写历史事件,他更在写人,写这些人的情感”。通过精炼的语言描写,司马迁让本是扁平的历史人物变得活灵活现,展现出高度的叙事艺术。这些传记故事,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揭露深层的人性本质,为中国古典文学掀开了光辉的一页。
面对这部千古奇书,杨照建议读者花时间努力读透,不能只拣“好看”的部分来读,而且要不断思考、追问。他认为“传统经典可以使我们离开有限的视野和熟悉的现实,感受不一样的人类经验”,而司马迁的《史记》“改变了中国文化”,形塑后代看待历史的态度,这正是此书可贵的价值所在。
有兴趣者请逛逛大众网店及实体店,如缺书可向中文部订购,书到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