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心慈善机构(En Xin Charity)于 2018年 2月成立,这个慈善机构一开始每两个星期,都会在文丁武吉柏利安花园罗玉媄集团办公室,提供素食餐给弱势群体,文丁及芙蓉的清寒家庭、独居及露宿者,当中约有百人受惠。
当时,创办人罗玉媄博士说,希望通过“吃饭八分饱,两分助人好”,能给大家传导幸福和快乐。恩心汤厨房,是从吉隆坡士拉央蔬果批发市场取得食材,由吉隆坡厨师每个月两次到文丁煮食,素食午餐从中午12时派发。开设厨房派发食物给有需要者,是食物银行计划的其中一项活动,以确保没有人处于饥饿不温饱。
相隔 1年,罗玉媄博士再成立另一个名为 Muhibbah FoodBank Malaysia慈善机构,这个机构主要以食物银行出发,同时希望在这个机构的名义下,能够与各大企业合作,成为Trusted Partner。
知性优雅,是罗玉媄博士给人的第一印象。在接受《真传媒》专访时,罗玉媄说起做慈善工作侃侃而谈,兴致盎然。在做慈善事业中,她一直都在探索,力求最大限度,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
今年6月,罗玉媄博士随物资派发团队,来到了霹雳宜力一个原住民村庄岸边,等待对岸的原住民村代表前来领取物资。
现场的景象,让她至今记忆犹新,“这个原住民村庄,一共住着4000户人家,这些原住民就好像难民这样,把船靠岸后就上岸来领取我们安排的物资。”
她形容,“如果不是透过水道,经过内陆要过来这个岸边,足足需要8个小时,这些原住民有些甚至没有身份证,一些要是没有能力买汽油,那就没有办法坐船过来领取物资了。”
罗玉媄感叹,这个场景,竟然活生生在大马发生,在这样没水没电的环境下生存,真的很心酸,为何大马还有这样情况发生?
罗玉媄说,眼前这一幕,让她更是大吃一惊,泪水迅速充满眼眶,“虽然我们送了很多物资过去,据我了解到,这些原住民甚至连疫苗都不懂,在大马,原住民村庄几乎是沦陷状况,我们机构也因为疫情爆发的关系,送暖活动再一次面对很大挑战,因为外人是无法进去原住民村庄的。”
真正苦的人是不会告诉你他有多苦
据了解,自疫情爆发以来,不少原住民也因疫情加剧,重新封锁村落进出口和回绝不必要的访客。目前,全国共有32个原住民患者簇群(Clusters),以及至少60座原住民村落被列入加强行动管制令区(EMCO)中。
“那天在岸边,有原住民告诉我,他们不会埋怨现在的生活,至少比城市好,没有房贷压力,生活自在,就算没有得吃,就吃木、蜜糖来维持生活,这些原住民的想法,让我不断告诉自己,真正苦的人是不会告诉你他有多苦。”
她说,恩心慈善机构当天安排了5吨的罗里,把所有物资载送到岸边派发给这些原住民,“这些原住民除了食物,他们对医疗、口罩这方面的意识不强,所以我们当时也一直有向他们灌输,出门一定要戴口罩的概念,据说,他们因为害怕打疫苗,还往深山里面逃。”
“疫情下,M40群体的生活都已经面对问题了,更何况这些B40弱势群体,打击是更加的严重。我们希望能够为这些弱势团体,帮助他们医疗和食物,出这份力量。”
她也提到,由于疫情严重,如今所有的物资派发,都是透过物流转送,“每一个地区包括人民组屋,都会有一个领导人负责协调工作,我们也不想对太多人,经过一些审核程序后,才会把物资载送过去给负责人,再由负责人安排发放。”
罗玉媄:最悲残的事是死了都没人知道
问及在做慈善事业遇过人间最悲的事时,罗玉媄感叹说,有一个独居老人突发疾病,直到去世后才被送饭过去的义工发现,当时被发现时,他身体已经肿胀。
“我们之后联系上这位独居老人的亲戚,怎知道当时没人愿意前来认领,即使宁愿在外面逛街也不愿意出面处理身后事,怎么就连对待自己的亲人,都可以如此冷漠无情,最后还是我们帮这位老人家处理完所有身后事。”
这几年,罗玉媄博士一直都在漫长的慈善路上努力打拼。出身自商界的她,当年毅然把真正属于自己打拼的保险事业放缓下来,专心投入慈善工作,让她领悟到人生的真正意义。
她说,从做慈善开始至今,她都是在自掏腰包的形式去做,以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不断去经营,因为做慈善这一块,她讲求的不是自己的机构拥有多少庞大资金,而是自己真正能够帮助多少人。
“如果有一天,我身上的钱都花光了,那么我这一路来全心全力所做的慈善工作,算是功德圆满了。”
捐助慈善超过30万令吉
这些年来,罗玉媄的慈善之路一发不可收拾。近年来,教育、扶贫、救助等,都成为她做慈善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她所捐助的资金已累计超过30万令吉左右。
罗玉媄也说,做慈善让她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因为以前艰苦创业的时候,以为赚到钱就会很开心,买名牌、出门司机载送、应酬、领导团队,但这些都不足以让她开心起来,反之,直到接触慈善业后,她才发现,原来有能力帮助人是更加开心的。
她说,做慈善的“动机”,就是希望可以影响到更多人参与慈善事业。罗玉媄认为做慈善不仅仅是捐钱,因为她也不是最有钱,更不是捐得最多的人,自己希望使慈善,变成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并且影响下一代,令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慈善从教育义工开始
自《恩心慈善机构》和《Muhibbah FoodBank Malaysia》创立以来,罗玉媄一直都坚持最大的核心原则,那就是“慈善教育”。
“我们慈善机构一路来都是从教育义工开始,希望他们都能够以一颗真心或初心在做善事,就好比如果取得的任何物资,义工都不能先拿这些物资,除非有多余的,我们才会分发给义工们。”
她说,除了对义工有要求之外,同时对一些前来寻求协助的人士,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主要让我们的善心不会被滥用。
她续说:“当初创办慈善机构的理念,就是不在乎机构能帮了多少人,而是我们的机构,到底真正帮助了多少需要帮助的人。”
“成立慈善机构一开始,我们就到森美兰附近一些城市原住民派发物资,之后才发现这些人习性非常不好,物资援助满足不到他们,有些甚至还会要求金钱上的援助,经过观察后,也发现其实他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惨,所以最后中断提供他们援助。”
罗玉媄博士是保险业界佼佼者,美国百万圆桌会员资格(MRDT,USA),更获得JCI大马十大杰出青年奖,也是大马金融业首位女性获得此殊荣,到底是什么样的机遇,让她从商界脱下光环,专心投身慈善界呢?
罗玉媄娓娓道来,“我一开始就告诉我们自己,在保险界我要奋斗20年来带团队,那时我很拼我的事业,每天因为工作关系,从芙蓉来回吉隆坡工作都花了很多时间,回到家又需要继续读书,每天也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而已。
4年前,就在罗玉媄拼搏事业的阶段,由于长期不正常的生活作息,最终病倒了,医生也诊断她患上急性低血糖症,无法正常工作,“我那时出现的状况,自己会突然晕倒,即使这一秒和你说着话,下一秒就突然晕倒了。”
她说,由于健康亮起了红灯,无法继续拼事业,倒不如转个念,如果今天让你离开人间,你最大遗憾是什么呢?
“那时候我在想,应该不是说大富大贵,或者找很多钱,或是所谓的名利,而是自己还没找到真正想做的事情,那时候,我就只想到回馈社会,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成立了《恩心慈善机构》,朝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去帮助更加多的人,从教育、食物、医疗等方面开始出发。”
另外,茹素已有10多年之久的罗玉媄说,基于素食一般都比较健康,所以她都是科学化的在吃素,“素食也很好吃啊,吃肉也只不过人的一种欲望,用杏鲍菇炸出来的口感,也很像炸鸡啊,未必一定要吃鸡肉。”
她形容,人要减少欲望,那么相信快乐就会多一点,“我们其实都很幸福了,有屋子住,有钱吃饭,简简单单,那不是很好吗?”
面书链接:
恩心慈善机构
Muhibbah FoodBank Malaysia
文字:起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