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百年前,潮汕本土的粿条随着落番“来到了东南亚马来泰国等地,制法加入了鱼肉、虾、腊肠、鸡蛋、蛳蚶、豆芽、韭菜和大量猪油渣;在调味上淋上黑酱油或甜辣酱,便成为了东南亚的一道美食“炒贵刁”,赤酱浓油,又香又辣,口味十分之重。
然后;当粿条兜兜转转,历经百年,再回到香港或广州深圳的东南亚餐厅,餐牌上变成了“Char KoayTeow” 马来出品。
和广府的干炒牛河、牛杂汤河比起来,潮汕粿条的烹饪花样更多,风味和口感更加多元化。从小时候在外婆老厝柴火灶前蘸点酱油就能开吃的粿条卷,到高档东南亚餐厅里充满东南亚风情的Char KoayTeow,粿条可以很乡土很朴素,也可以很洋气很高端、这,就是潮汕的粿条!
第一次到广州,吃到河粉,总觉得跟潮汕的粿条很不一样。后来,我一致认为:粿条是粿条,河粉是河粉。在观感上,河粉是半透明的,比较薄,粿条是乳白色的,比较厚~
口感上,河粉弹性较好韧性高,粿条松软比较易断。在味道上,河粉味较淡,粿条米浆味浓。
粿条的前世今生
潮汕的粿条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潮州府的《秋八月观神之八》就写到:“箸头尖,箸尾摇,箸头尖尖挟针菜,箸尾摇摇挟粿条。”
从这首古老的“关神曲”,推断粿条这种食物,至迟应该在明代就已经出现并且成为了潮人祭祀的供品和食物。而“沙河粉”则是清末才出现的广州小食。从这一论据的时间上推断,粿条并非源自沙河粉。
以米浆做为食物,对于中国南方人来说比较普遍,河粉和粿条存在“不谋而合”的可能性。以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河粉和粿条作比较,两者的区别其实就在于米浆的比例上。
广州沙河粉
一般来说,广式沙河粉,会采用米浆+大量的薯粉制作,薄而透明,韧性较高。口感滑柔,粉味较重。
潮汕粿条
而潮式粿条,主要是用大米水磨成米浆,仅加少量薯粉,甚至不添加。因此,更接近大米颜色而不太通透,相对容易夹断,特点就是米味较重。
当然,市面上还有似粿条又似河粉的潮式粿条,是直接将大米粉碎成米粉,再加水和少量淀粉调浆。似乎有一点点透明,也有较重的米味,但口感相对粗糙。这种多见于一些“鱼旦粉”之类的伪潮汕小店。(潮汕并无“鱼旦粉”一说,该叫法源自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