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通常是长辈发给晚辈,通常人们把钱装在红信封中
在华人社会中,“压岁钱”与“红包”是农历新年的一部重头戏。
一年一度,不论你是期待收压岁钱,或是烦恼红包要包多少,或许都难以自外于这项华人圈的过年习俗。
BBC中文网带您认识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华人社会中压岁钱的起源与异同。
红包和压岁钱是一回事吗?
图像来源,XINHUA 今年是牛年
长期研究台湾民俗的国立台中教育大学台湾语文学系副教授林茂贤,曾向BBC中文网介绍压岁钱的起源与红包文化。
“首先,‘红包’并不等于‘压岁钱’,专指过年由长辈给晚辈的才能叫压岁钱。”林茂贤澄清了两种现今常混用的说法。
据说,压岁的“岁”音同“祟”,也就是鬼鬼祟祟的祟,因此压岁钱又有压制邪祟的意义,把不好的灾厄压制下来。
早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就已经有压岁钱这个习俗,意义是镇压邪祟,但在清朝才正式变成过年的习俗。
记载清代京城风俗的《燕京岁时记》中写到: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至于“邪祟”到底是什么?林茂贤表示,有好几种版本流传。其中一种是:古代的时候有一种怪兽叫做“祟”,过年时会来摸小孩子的头,被摸过头的小孩子就会变笨。
此外还有会吃人的“年兽”版本。而台湾民间传说的压岁钱由来,则是“玉皇大帝将在除夕夜让台湾岛沉没”、家人共度最后的晚餐后,家长将钱财分给家人。
现在,压岁钱已经从“压制邪祟”的意义转变为“祝福”。
各地怎样称呼红包?
图像来源,BBCCHINESE 香港商场里琳琅满目的红包袋(资料图片)
压岁钱在台湾方言闽南语中,称作“压年钱”,因为小孩子在过年会受到惊吓或遇到不好的事,要把这个关卡压制下去。
在香港,除了压岁钱外,也有包给亲朋好友及同事下属的红包,称作“利是”,与利事、利市谐音,取其大吉大利、好事连连之意。
在新加坡的书面语中,约定俗成将红包写成闽南语发音的“Ang Pao”或其他音近写法,意译的“Red Envelope”反而少见。
有新加坡人说在英语时,或和只会说福建话、闽南话的长辈沟通时,会说“Ang Pao”,讲中文时则说“红包”。
谁要给红包?
虽然压岁钱、红包是华人社会共有的习俗,但在实际运用上仍存在差异。
在香港,一般是已婚人士才要开始给红包(利是),在家庭里是包给小孩及没有工作的老人家。而派利是的对象比台湾广泛,连同事、邻居都可能依亲疏,收到几十块到几百块港币不等的利是,图个新年事事顺利好彩头。
中国大陆一般也是结婚之后才开始给红包,但也因人而异。一些已在工作的未婚人士表示,工作之后就不领红包了,但还不会包给晚辈。
至于在台湾,约定俗成是在工作之后就要开始包红包──包给长辈表示心意,包给晚辈表示祝福。
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也有此习俗,结婚后或工作后开始包的都有。
微信红包有何利弊?
图像来源,XINHUA
在线支付发达的中国,2014年起,在微信上发送红包成为新的过年潮流。
使用者可以绑定银行卡,运用业者提供的在线支付技术,将金额几毛钱到几百元不等的红包设定在群组里发送让大家抢,或发送给个人。
网络软件付钱更容易、便捷,不需要去银行或是提款机取款、而且还要亲自交到收钱人的手中这么麻烦,受到不少人青睐,特别是更喜欢刷手机的年轻人。
但是有许多人仍然认为,过年还是要拿实体红包才有感觉。重要的是红包的寓意,而不是里面那点钱。电子的就没有那种寓意在了。
另外也有人说,过年重在家人团聚、分享亲情,还是应该少摇手机抢红包。
近年,微信红包还带出了另外一种担忧:有骗子发放虚假红包链接,点击轻则手机中毒、重则银行卡中的钱无翼而飞。
迄今,微信红包似乎仍然没有取代压岁钱,如果见得到面人们还是倾向给实体红包,微信红包只是补充,发一发图个抢红包的乐趣而已。除非见不到面,则可以拿微信红包顶替实体红包。
包红包有哪些规矩?
经年累月,包红包也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
比如,在两岸三地许多地方普遍坚持的原则包括,金额一定要是双数,还要有6、8等数,寓意好事成双、六六大顺等等。
林茂贤在介绍台湾包红包的规定时还说,为了讨吉利,一定要在红包袋里放钱,不能放其他东西代替;
收到红包后,在除夕时带在身上,可以招来一整年的好财运!
来源:BBC中文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