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在许多场合听过,有关文凭跟工作经验比较的争议,熟悉听到的典型声音有:文凭是找工的基础条件,而认为工作经验重要的,提及社会上所做的与所学的不同。回顾我在银行工作时,公司把SPM、STPM、UEC、Diploma视为同级的最低学历,只能申请初级岗位,而持有大学文凭者可直接申请小主任(Junior Executive)岗位,底薪有不同级别之差。
另外所见情况,资深经理人因有丰富多年的工作经验,若仅有高中学历可排除。那是10年前我理解的,相信现在很多公司会把基本的要求,调整为普遍的大学文凭。市场上还有夸张的现象,一些不需具备技巧的简单工作,甚至其岗位与毕业科系完全无关,公司一样要求大学文凭。
要求有文凭条件的
无可否认,多数大公司对入门级(Entry Level)门槛的要求,依照试用期评估表现、学习的吸收能力,确实有文凭者是占优势的。当大家在争论文凭与经验时,也许忘了谈有关大学4年锻炼过什么?相信有文凭者,已具备良好的个人发展与生活的技巧能力(Personal Development and Life Skills),如:
(1)沟通(Communication)
(2)书写(Writing)
(3)自信心的谈判(Confident Speaking)
(4)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5)会议介绍(Presentation)
不过长期观察的话,虽然没文凭者在起步稍微会吃亏,通过努力不断增值自己;而有文凭者在踏入社会后彻底停止学习,在起跑线的2-3年后,前者是有可能超越后者的。毕竟非技术性专业的职务(排除:医生、律师、IT工程师等),很多技能是可通过勤奋不懈来加强的,而对于经理或更高的岗位,在未来就得取决于管理、智商综合情商的技能表现。
美国调查《福布斯》亿万富翁,像Microsoft创办人Bill Gates与脸书创办人Mark Zuckerberg等无大学文凭的只占10.90%,他们都属学无止境的成功人士。(资料来源:Practical Wisdom – Interesting Ideas的YouTube频道,参考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IdXAaZA698)
不一定要求文凭条件的
近年来国外市场更崛起中英语文需求的现象,一些岗位如行政专员、总经理特助、行销专员等的,只要有良好沟通或交际能力,都会获得中与西公司的青睐。在多招聘渠道,常见工作条件注:大学文凭或具备相关工作经验3年的(BA or equivalent 3 years experiences)。有关中英语文能力条件的,记得我在2011年,在新西兰接触过一份行销工作。老板是香港人,在聘雇的临时员工当中,只有两位不是马来西亚华人。他的原因很简单,认为马来西亚华人基本上能应付中、英沟通,还会说粤语。此外,多企业管理层或人力资源部,也开始注重聘请有良好态度的候选人,这意味就算具备再高的文凭,沟通上无法展现有团队意识,即会落选。
再提有关在面试过程,公司会关注的条件之一,是工作年资的记录。打个比方,如A先生跟B先生总工作年资都是3年,情况分别为:
• A先生申请的岗位与过去2份工作类似,每家公司一样呆了1.5年,因此被邀请面试;
• B先生没被邀请面试,因3年里的工作年资记录显示,经验了6份工作及6种不同的岗位。
像B先生的情况,偶尔会被自以为是的求职者,误导为“经验丰富”,在人力资源部的角度来看,却是目标、方向无清晰定位。年资标准计算基本是1年(或说勉强的),这意味该求职者在前公司至少曾被转正,并且一整年已在同一个岗位上学习、复习,不管环境或工作流程上的适应力,已达到一定的标准化。
实际上当踏入好的公司,员工不管是否有无文凭,大家公平上会面对多种型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的考核,如试用期、每季、年终的等。要在大团队里脱颖而出,每天仅仅做好本分是不够的,在现今的成千上万资讯不断更新,吸收知识变成件轻而易举的事,那些真正的赢家,会让自己潜心笃志的学习。
所谓学无止境,我曾在酒店行业看过一位初级清洁工,凭着自己的努力和配合上司的指导,在两年内晋升到组长岗位,公司还送她去修读管理课程。要在职场上跑得更远,必定要不断自我提升,自身也应抱有危机意识;如新冠病毒公司被逼裁员,管理层会事先考虑那些表现欠佳名单里的员工。技能是员工无形、无人能夺走的资产,具备越多自然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这远远胜于文凭和工作经验上的任何论点。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