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各族能够自由奉行各自的风俗习惯、文化与宗教信仰,作为各自心灵的归属与寄托。这些信仰,特别是宗教信仰,仿佛有一种独特的潜移默化力量,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行为方式皆会在无形中起了变化。
在刚过的周日直播上,Helen颜海錀与在线听众探讨了这个“敏感”话题。她从妈妈和家翁的葬礼上,领悟到非一般的看法;她也曾处理过不少宗教意见不一致、分化严重的个案,不只小情侣婚期告吹了,就连多年夫妻再也无法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发现,许多宗教信仰不同的两个人,在建立美好家庭的路上,处处充满冲突与痛苦,所以必须成为社会警惕与关心的课题。
对宗教有期待,只因被表象牵着走
Helen颜海錀自小便感受到宗教潜在的力量。她的爸爸信奉道教,但妈妈是虔诚佛教徒,也嫁给基督徒前夫,“现在很多人问我是什么教,我说我是睡觉!其实,有无宗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活出宗教的价值观。也有人问我,可以没有宗教吗?以前的我活在框框中,认为每个人都一定要有宗教,华人必定是佛教或道教,洋人则是信奉基督教。”多年后,Helen终于领到,大家可以没有宗教,但一定要有信仰。
由于Helen自小盘旋在各种宗教的亲人下生活,嫁给基督徒前夫也很自然地成了基督徒。“这也让我在后来做生意请员工时,只要员工是教徒,就会认为该员工很好。当员工工作有失误时,我就会搬出基督理论出来,这是我对宗教有期待,被表象牵着走。后来我和一个吃全素佛教徒合作,出了问题便觉得很震惊,也有被叛的不舒服心理。”很久以后,Helen终于知道,当这些事件发生让自己有被叛感受时,其实都不是別人的错,而是自己的错,自己被別人的表象产生错误的判断力。
宗教本身没有错,尤其当我们在逆境、最痛苦的时候,无论任何宗教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都会想抱住它,把宗教当成一块浮木,作为心灵飘泊的依靠。“所以当我知道现在嫁的德国丈夫是无神论者时,我也吓了一跳,因为一直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是洋人必定信奉基督教。一直到家翁的葬礼并没有进行任何与宗教有关的告別仪式,那一刻感到十分震撼,顿开茅塞,领悟到宗教信仰‘非一般’的看法和体会。”
家翁葬礼无仪式,真诚愐怀往生者
Helen的家翁历经第一和第二世界大战,家翁的爸爸第一次被捉去当兵役,当时20岁,第二次世界大战已40岁了,也还是逃不过充兵的命运。“我会提起祖父,是因为我感受到家翁的思维受他父亲影响很深,家翁想法很真实,去年去世80岁,在他葬礼上,全村人都来了。葬礼上只有骨灰和花,没有棺木、诗歌、经文、祷告等表象仪式,但是前来凭吊者,流露对他敬佩、敬仰的不舍神情。现场只有追悼愐怀往生者在世点滴,由村庄代表致悼词,表达追思之情。家翁生前是木匠,为善最乐,许多受过恩惠的学生也来了,大家都掉下不舍之泪。”这也让Helen回忆起自己妈妈的葬礼,妈妈是虔诚佛教徒,最后采用佛教仪式走完她人生路;就连儿子参加了德国爷爷的葬礼后,感叹华人葬礼要花很多钱。
Helen从家翁葬礼明白到,一个无宗教老人家,凭他一生真诚、博爱打动人心。相反的,她看过跟她谈过宗教的朋友、职员等,却没有把宗教真谛实践出来。“在我妈妈的佛教葬礼上,德国丈夫是大女婿,他真正做到接纳和尊重,一个老外戴孝,拿着经书念经,走在灵柩车前位,我好感动。我看到不少朋友,兄弟姐妹间可以为了父母葬礼而吵,比如一个要佛教,另一个要道教仪式,当你执著于宗教仪式,不愿以別人为中心,那你根本就没有活出宗教的价值,反而是被教条而绑住。”
👆 不管什么宗教的经文都好,不管经文内容意思是否完全明白,我们不是要念懂那个经文,我们要知道什么叫真理,什么叫真知,比懂经文还重要。“我家翁一点经文都不懂,他知道要当有责任的爸爸、老公、老师,如何去把这些宗教信仰理念实践在生活上才是重点。”👆 “我先生的妹妹同样无宗教,但妹夫是基督徒,记得当年两人要结婚前,一牧师表示妹妹应该要先去教堂上课才能进行婚礼,但妹妹不肯,后来他们另外找到牧师成功办成婚礼。”
同样的在大马,也有这样类似情况。一对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小情侣,两家人的宗教信仰不同,就吵起来了。把教条拋开,你们的爱情还受得起考验吗?只有仪式和教条的宗教信仰,没有思考能力,该如何活出信仰中的喜悦?👆 “去年5月,家翁80岁生日,我很忙碌,但也坚持飞去德国跟他老人家庆祝生日,住一天就再飞回来了。我感恩嫁入这个家庭,后来家翁的葬礼,也让看到一个人可以没有宗教,却一定要有信仰,把你相信的真理在生活上做了出来。”
👆 人生有不如意,但是一样有快乐的时候。尤其现在,很多人面对生意不如意、关系不如意等问题,有数据显示,最近因MCO所引致的家暴已44%,如果勇敢并认真去承认、面对、认错,生命才有办法转化。
“念经是宗教表象,但你要面对你的信仰,才有办法转化;问你自己:你有很认真在反省自己吗?”
👆 “我问我自己,过去怎么执著被有宗教信仰的人欺骗。当看到朋友定时定候去教会,一副忠心付出的模样,我就认定他是好人;当他欺骗我,我就觉得他有错了。其实,我是被表象误导判断,让表象影响了生活。”
一个人的好与不好,其实必须通过事件发生来判断,比如看到他在做慈善认定他是好人,其实应该看他在答应后的事有没有做好。把信任关系建立在事实判断,而不是纯粹在表象而已。不在別人的外表或长相下判断,外表是一门功课,被人欺骗,也是自己判断错误。
👆 无宗教之人,信仰到底是什么?我的老师陈怡安教授、我的家翁都让我看到信仰的力量。“我的信仰是慈悲、博爱、感恩与奉献。一个人可以善良未必慈悲,慈悲不是想到自己的想要,而是想到別人需要。不管如意与否,都要感恩,埋怨就会令磁场不好。奉献更是难做到的事,很多时候我们只要索取,索取钱、索取爱,就会令自己不开心。”
👆 当我不能夠接纳別人的时候.当別人和我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当別人的宗教和我不一样的时候,我要做的是全然接纳这个人,接纳他的信仰和执著。
“有一次,我的公司有培训课程,并为员工准备早餐,当时发生了这样一个情况,有一个来自中国的全素职员当班,他需要帮忙准备食物,但在椰浆饭里有他不能吃的江鱼仔和鸡蛋,他便坚持不肯帮忙准备这些早餐。我发现之后,特把这名员工叫进房交谈,我告诉他,如果一个宗教是以自己为中心,公司里有各种族和宗教的同事,人人都以宗教为由,该做的工作谁做呢?”
Helen之后以她背包游到西藏,分享喇嘛吃毛牛的情形。这喇嘛吃牛肉的表象让她吃惊了,喇嘛用英语和Helen交谈,其中一句话让她感受很深:As much as I want to practice my religion。在西藏这个草都很难生的地方,更何况是菜(更正:老师在直播上误说为肉)?所以当別人给我食物,我就以別人为中心,不要麻烦別人,你看到我吃的只是表象。这位喇嘛真正活出了宗教信仰的智慧,并不执著自己的宗教教条。最后也打动了该员工有所开窍,懂得妥协而非事事执著。
全然接纳,允许沟通,允许不同,事情的发生,需要庞大的胸襟。👆 当你一直要別人跟你相同的时候,那是“我执”。
任何宗教仪式的不同,都只是表象。已故陈怡安教授10月15日往生,13日她在医不舒服进院。Helen赶去老师的葬礼,她看到老师躺在玻璃的棺木,她的老师曾是传道师,也是佛光山的顾问,他对心经瞭如指掌,他也可以侃侃而谈可兰经,她好奇老师的葬礼会是怎样的仪式进行?“结果在现场,我竟然看到老师选了藏传佛教葬礼。我就在想,我的老师会在乎这些仪式吗?老师在生的时候,就教我们要做人仆,把信仰实践在生活上,也是老师教会我学习允许不同。”
以前的Helen是“我执”很重的人,当別人跟她想法不一样时,便会产生莫大埋怨。当她有了胸襟后,心里终于时时充满喜悦感。
后记:
宗教本来就是引人向善,每个宗教历史深厚。不过,宗教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传开时,便有所不同的传教模式。“在我国,只要嫁娶穆斯林,另一半也必须入教;但我背包游去到一个印度村庄,先生是穆斯林,但太太竟是兴都教,两夫妇可以和平相处,他们没有被教条束缚着,而把宗教价值活了出来!”
对Helen而言,有一天百年归老,就算骨灰撒大海也没问题;最重要是你活着的时候,有没有活出自己。
读者提问 〉
问:宗教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答: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修行,没有考验怎样修行,生命中有人跟你不一样的思想才可以修行;修行不是用口,而是行动实践出来。所有宗教的背后都有精髓,有多少人可以把这些精髓活出来。Knowing和Talking很容易,又有几个能Doing呢!不要被事情的表象框架了自己。
“能夠坦然做自己,也是修行。如今,一个有宗教的人是否吃素又或是打坐,对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发生问题时,他是否做了他该做的信仰。”
个案举例:
有一个由大马寺庙赞助她升学的比丘尼,当时她毕业回国,并不是回去本来的寺庙,而去了另一家庙奉献,她这一刻要找这一家庙的信徒赞助她继续升造硕士课程。
这位信徒来询问Helen意见,她要赞助这个比丘尼,还是另一个爸爸患癌的家庭,儿子需要学费继续念大学最后一年。“我跟这位信徒分析,如果这个儿子能夠顺利毕业找到一份优差,必能帮补家庭;若是赞助比丘尼继续升造,除了积功德,还有什么影响?我想说的是,把这些框框拿掉,做你觉得正确的决定。”
问:有宗教才会有信仰,有信仰才会有寄托?
答:任何宗教在你最悲观的时候,来到你面前,你就会当它是汪洋中救生的一块浮木。有宗教必定有信仰,但有信仰未必有宗教,就像我家翁和老师给我的启发。
问:有些宗教信仰激励份子,期待身旁人和自己选择一样的信仰,我们该怎样面对这些人?
答:这些人便是你修行,全然尊重、全然接纳便是我们的功课,因为你完全没办法改变他。
个案举例:
有一个妈妈是佛教居士,她去世时穿上海青入棺殓。她的孩子对Helen说,“我妈妈往生仪式对我没多大感触,妈妈就算早晚念经仪式做足,但是只因爸爸有外遇,却一直对孩子‘洗脑’说爸爸的不是。孩子长大了,开始懂得妈妈的处理方式让一个合谐家庭完全破坏了。妈妈很虔诚,可惜没有活出宗教的智慧和慈悲。”
宗教本身没有问题,而是不同地方的实行方式而有所不同。
问:执作于仪式,是自尊在作怪吗?
答:你认为对的就去做,但我们不能执著去改变人,你要的是全然接纳,而不是支配身边人。
“我会在家上香,认为舒服的我就做,这些是看个人。”
问:有些人到处做“善事”,而忽略了身边人需要。
答:做善事是从心里面真心情愿去做,我做这件事是要別人看到而做,这是没意义的。
个案举例:
有一个在新加坡的朋友接触了一个慈善企业,每年会筹钱给2个机构的帕金森症病人。“这朋友介绍一个病人上门求助,但企业领导人却拒绝直接捐给病人,反而说他们的钱只给指定机构。朋友很失望,认为这企业领导人并不是真正有心做慈善;我跟他说全然接纳別人的做法,只要自己领悟到问题便好了!”
问:我曾经执着,之后才领悟,回到自己内心,聆听心的声音,把生命活出来,为了帮助更多的人。
答:做人仆就是去奉献帮助,你会走过很多考验的路。当人家有需要的时候,你伸出了援手,但有些人性格强便会把你“压下去”提高自己,十分受伤。“我也有一把声音叫我不要做,做到那么辛苦还要被人批叛;后来,我告诉自己没有走过这样的路,你不懂会不会去做,事情发生了,只要你的心和行动一致地去做,全然接纳地去做,这便是当人仆精神。过去我也有落发做慈善,落发许的愿达到了,除了个人力量,也为癌症病人筹款。真正的修行是经得起考验。”就算你看到別人是全然虛伪,你都要全然接纳。
问:用智慧活出人生,不要用太多的表面仪式做给他人看。修心是让自己做对得起自己和身边人,不是在庙里拜,经书里说的一切都不一定是对的,很多人迷惑了。很多佛教徒不敢过问佛教的一些不理智做法(这个做法不一定是佛陀说的)
答:所有问题都出在人身上,当他用自己的文化和思维来套在別人身上,就会变成迷信。比如妈妈跟小孩说,再坏蛋印度人就会来捉你,小孩就会变成看到印度人也害怕,这就是所谓的种子种下了,就会慢慢发芽。宗教可以结合人,也可以把人分离了,所以最重要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传教。
我有一个人生伸展台,各种宗教信仰的同学,我们的相处以和为贵,因为我们做到全然尊重、全然接纳。
个案举例:
我以丈夫外婆情况作为结案,外婆从小生活很苦,结婚后经历第二世界大战,丈夫和弟弟都被招去当兵;而年老的爸爸带着她逃难的过程,她亲眼看着自己的爸爸被马车輾过橫死街头,外婆被带至难民营等丈夫回来,最后只等到丈夫留给她的戒指,被逼接受丈夫已经死了的事实,弟弟最后也走散没再回家,她只靠自己咬牙切齿养大两个孩子,这就是一份信仰的毅力。
☝ 过去精彩直播重温:
24/5:宗教与信仰
17/5:婆媳谁委屈
10/5:亲子与背包
26/4:魔鬼与天使
过去精彩网站文章:
【颜海錀的天空】系列1:每一步印记,成就她的价值
【颜海錀的天空】系列2:媳妇比较苦?还是家婆受委屈?如何演译婆媳关系最美的距离?
【颜海錀的天空】重温直播系列2:媳妇比较苦?还是家婆受委屈?(文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