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诞生档案馆藏 (1967-1976) 最近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 (MoW) 国际名录,马来西亚由此自豪地将自己的名字铭刻在全球文化版图上。这项殊荣于 2025 年 4 月 17 日在巴黎宣布,得益于保存于马来西亚国家档案馆的 1967 年 8 月 8 日的《东盟宣言》原件的列入。
这项宣布是由国家团结部长 YB Datuk Aaron Ago Dagang 在两大文化展——《东盟精神》和《东盟精神》的正式启动仪式上宣布的。这两大文化展的启动仪式与国家团结部长的开斋节庆祝活动同期在马来西亚博物馆局 (Jabatan Muzium Malaysia, JMM) 举行。

同样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还有《哈姆扎·范苏里作品集》。这本16世纪的文学瑰宝,也是已知最早的马来神秘诗歌之一。该提名由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和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国家图书馆联合提交,彰显了该地区长期以来对文学和文化的贡献。
拿督亚伦强调了这些认可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马来西亚担任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之际,他表示:“这项认可证明了我们地区遗产以及马来西亚致力于保护并与世界分享这些珍宝的承诺。通过这些展览,我们在弘扬东盟丰富多元文化的同时,也培育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

2025年4月21日至8月31日,参观者可以参观在马来西亚博物馆局二号展厅举办的“东盟文化遗产展”(Pameran Semangat ASEAN)。展览以“包容性与可持续性”(Keterangkuman dan Kemampanan)为主题,展出来自东盟各地的120件精选文物,每件都讲述了一个关于文化韧性、区域合作和共同身份认同的故事。
展览不仅展示了传统服饰、工具和手稿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深入探讨了仪式、节日和信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强调了东盟的文化和历史多样性如何促进区域共同体的团结与稳定。

一系列支持项目,包括“Kenali东盟计划”、“东盟文化日”和“东盟智力竞赛”,旨在吸引青年和家庭参与,加深他们对东南亚身份认同以及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理解。
拿督亚伦表示:“这次展览加深了我们对东盟的理解,并体现了文化多样性如何成为我们塑造和平团结未来的最大力量。”

Pameran Karya Agung 是一项合作活动,将于 2025 年 4 月 15 日至 6 月 30 日在国家博物馆中央大厅举办由马来西亚手工艺发展局 (JMM) 和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 (MFA) 旗下的马来西亚手工艺发展局 (MAD) 共同打造。展览汇集了 64 件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分别由 8 位国家工艺偶像 (Tokoh Kraf Negara) 和 22 位工艺大师 (Adiguru Kraf) 制作。
参观者可以欣赏到涵盖纺织品、林产品、金属制品和陶器四大主要工艺领域的创作,其中 TKN 创作了 21 件,AGK 创作了 43 件。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更体现了艺术家们对文化保护的执着,以及根植于马来西亚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
著名工匠的现场演示增加了展览的深度,包括:
Puan Azizah binti Adam(金线刺绣) – 4 月 24 日至 27 日,
Puan Salbiah binti Muhi(Sulaman Keringkam 刺绣) – 5 月 3 日至 4 日
Puan Bangie anak Embol(Pua Weaving) – 5 月 10 日至 11 日,
Puan Crisna binti Mojupi(小童刺绣) – 5 月 24 日至 25 日,
Encik Ibrahim bin Deraman(蜡染版印刷)——5 月 31 日至 6 月 1 日,
Encik Abd Muhaimin bin Hasbollah(木雕)——6 月 21 日至 22 日。
通过这些会议,公众将被邀请亲眼目睹传统技术,并与保护马来西亚手工艺遗产的工匠互动。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的开幕,旨在纪念马来西亚国家美术馆和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的成立。
这些展览是马来西亚推广文化遗产的重要支柱。此次展览旨在加强马来西亚的外交影响力,并强调博物馆作为终身学习、历史理解和跨文化交流的活力中心的作用。

超过500名受邀嘉宾出席了此次展览,其中包括政府官员、国家级和机构级博物馆代表、非政府组织、私人机构和国际游客。展览象征着马来西亚致力于倡导区域合作和民族自豪感。
据马来西亚工艺博物馆(JMM)介绍,展览旨在:
提高公众对东盟历史和价值观以及马来西亚工艺大师文化遗产的认识;
通过适合家庭参观的互动式展览,促进文化遗产知识的代际传承;
通过以东盟为主题的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团结;
通过突出工艺偶像和工艺大师的贡献,认可正在消亡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