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报道,8月22日,日本政府内阁举行会议后宣布,确定将从24日开始,如果气象、海象条件没有障碍,即把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储存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
核污染水是指在核事故中产生的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受地震、海啸双重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为了冷却反应堆,东京电力公司不得不不断向其注入淡水,并将反应堆周围的污染地下水抽出。这些水经过处理后,依然含有较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是氚,难以清除。目前,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积累了超130万吨的核污染水,或等于500个奥运标准泳池的面积,储存空间即将耗尽。
日本政府称,将核污染水排入大海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他们无数次声称,经过滤并稀释后的核污染水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他们还承诺,将在排放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和邻国进行充分沟通,并接受相关监督。然而,这些说辞并没有说服国际社会和日本国内的民众。许多国家和组织对日本政府的决定表示强烈反对和谴责 。他们认为,日本政府没有充分考虑其他可行的方案,如继续增加储存容量或者转移至其他地点 。他们担心,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会给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核污染水如何影响海洋生态和人类健康?
核污染水一旦排入大海,不仅会污染福岛附近海域,也会影响到邻国海域,甚至对全球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会扩散到太平洋的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蔓延到全球海域 。
这些放射性物质会破坏海洋生态系统,对海洋生物造成极大伤害。比如,海洋中的鱼类等生物会持续摄取这些放射性物质,使得放射性物质不断在生物体内富集。当这些生物被捕捞上来,其身体内累计的放射性物质将会被人类摄入,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如果长期且大量食用放射性污染海产品,体内放射性物质积累可能会超过允许量,从而引起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此外,这些放射性物质还难以分解,容易停留在水中和沿岸地区,影响到水体质量与生态平衡,对西太平洋甚至全球的生态系统造成长时间的影响。
其实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曾于7月间要求日本政府“探讨向大气排放”福岛核污水的可能性,遭到日方拒绝。中俄认为,日本方面显然是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
蒸汽排放是将含有放射性物质氚的核污水蒸发后排放到大气中的方法。中俄指出,这种方式较排放入海“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要小”。但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不可能接受”这一要求。
在这之前,日本政府曾就海洋排放、蒸汽排放、氢气排放、地下掩埋以及向岩石圈注射等五种方式进行评估,但最终以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监测比海洋更难等为由舍弃了蒸汽排放方式。
日本含氚废水特别工作组2016年6月发表核废水处置方案的评估报告表明,在综合考量技术和监管可行性这两项基本要求后,海洋排放和蒸汽释放都是可行的方案。但进一步考虑潜在的制约因素,尤其就时间和经济成本而言,海洋排放的优势最为显著。
在时间上,核废水排入海洋的时间或持续91个月,而蒸汽释放需要120个月;在经济成本方面,海洋排放仅需34亿日元,而蒸汽释放所需资金是海洋排放的10倍多,约需349亿日元。
据报道,中俄在质询清单中指出,大气中放射性物质的监测方法在技术上已经成熟,否定了日本给出的理由,并且两国认为,日本的选择明显是基于经济成本的考虑。
省钱显然是日本政府的最大考量,实际上,绿色和平日本办公室的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铃木一枝(Kazue Suzuki)去年曾经批评表示:“尽管日本有技术、有条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所在地点以及周边无人区建设更多长期储存罐,一定程度上将核辐射扩散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而,日本政府却选择了最节省成本的方式——把核污水倾入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