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人喜欢在结婚时花大钱,城市地区的居民更是如此。一对新人的父母会觉得,在这吉祥隆重的大日子里,非大花一笔不可;包括在餐馆里请亲友一席丰盛豪贵的餐宴。
举个典型华人婚礼为例:小张与秀兰正如愿地进行着梦寐以求的婚礼。秀兰身上的漂亮礼服是从一间著名服装店租借的。她别致的发型和容光焕发的化妆也都经过专业的装扮。
捧着新鲜华丽的百合花,她莲步款款地迎向新郎。春风满面的小张,穿着光鲜礼服,站在金光闪內,缀選上红色彩带的白色大马赛地(特别租借的)旁。汽车把他们送到相馆拍照。为了将这神圣场面留为永恒,新人还请专人拍下。
随后,回到新娘家,新人向长辈敬茶。这时候也需要“送嫁娘”的服务。接着要派红包给秀兰的弟妹甥侄等。现场的人都夸新娘漂亮体面。过后再回到新郎家为长辈敬茶。客人们按传统涌入新房参观,大加品评,惊叹房中的精致布置,称羡名贵家具如衣柜、梳妆台、厚弹簧垫子的双人床。
入夜,婚礼进入高潮——晚宴。秀兰的父母要求宴会设在本市人人称道的著名餐馆,因为亲友的儿女庆祝婚礼都在那儿。宴会非常成功,五百多人“挤挤一堂”。当晚,秀兰看身着艳红旗袍晚礼服,更见明艳照人。小张换上米色礼服,越发一表人才。
菜肴道道可口,有北京烤鸭、鱼翅及其他昂贵美味食物。宴会喜气洋洋,行酒饮胜声不绝。小张的父母与其他华人一样,很“爱面子”,不断供应一瓶瓶的美酒,说起来这也不过是一般的传统习俗。晚宴加上水酒的费用,几近一万多令吉。隔天,两人搭机赴香港渡蜜月。为“追上潮流”,而不落人后。双方家长也很鼓励他们这么做;借此能在亲友前吹噓炫耀。
这是无限罗曼蒂克的一个星期,秀兰情不自禁的又增添几件新衣,两人同时也买礼物、纪念品预备分赠家族成员。(一对佳偶这下共花了8000令吉。)
蜜月回来,两人回归严峻的现实中来。小两口子为婚礼共付出上万元,其中大部分是挪借来的。扣除红包所得,小张的负担只减轻了几千元。
三年过去了,如今小张和秀兰还在还婚债。他是月入2000令吉的文员,每个月得拨出200令吉还婚债。此外,还得应付房屋、汽油、食物等费用。秀兰已没上班了,在家照料两岁大的女儿。夫妇俩为使收支平衡,常得缩紧腰带,拉长补短,很是窘困。
为什么他们要花这么多钱?
婚事何必大事铺张呢?现代有许多爱侣表示,请几位至亲好友庆祝就心满意足了。甚至有人仅注册结婚了事,不愿劳师动众。
但是我们都了解,如不按照习俗进行婚礼,父母不会承认我们的婚姻。因此,迫不得已而举行婚礼。虽然排场不大,也花了一大笔钱。幸亏我们不必借债,否则如得还债度日,新生活可就凄惨了。”
另一对新人在婚事上花了10000令吉,其中一半用在酒店宴会上:“我们收到的红包仅够宴会开销,其余的费用要自己付清。”他们认为:“我们并不后悔,双亲看来对庆典很高兴,肯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看来许多婚礼庆典是为了讨父母的欢心。为什么父母又这么强调铺张呢?一位家长说:“当然,我们必须为子女庆祝婚礼。否则亲戚朋友会怎么说?他们子女婚宴都请我们,我们应回请嘛。否则,我可没脸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