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是犹太民族对人类文化的第一个重大贡献,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是希伯来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基督教的灵魂。要了解西方文明,就不能不读《圣经》。
今天,全世界有10亿以上的人把《圣经》当做他们的精神食粮。《圣经》被译成1000多种文字,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上出版、发行总数最多的一本书,是最早被译成其他文字、译本最多的一本书,也是第一部被带到太空和月球的书。《圣经》有一个其他任何书都无法比拟的地方,那就是几千年来,从不改版,而且只字不改。它对欧美文化的影响是长久而又深远的,它己渗透到音乐、美术和文学等各方面、各领域之中,并且深深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作家风采 〉
《圣经》由40几位不同的作者在三大洲用三种语言编写,整本《圣经》历经1600年记载完成。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职业、身份、写作环境更是相差悬殊,其中大卫和所罗门是君王,摩西是政治领袖,约书亚是军事领袖,但以理是宰相,保罗是犹太律法家,路加是医生,而彼得、约翰是渔夫,阿摩司是牧羊人,马太则是税吏。
这些作者们当时都不知道这些书卷日后会被汇编成册,更为奇怪的是,当后人们把这66卷书编到一起时,这些跨越60代人写成的、风格迥异的作品却十分和谐,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进步 〉
人们多以下三点方式看待《圣经》:
1.神圣的宗教文本:
2.庞大的历史著作
3.伟大故事的合辑
我们很容易忘记《旧约》和《新约》对今日生活的世界要负多大责任。
Thomas Cahill 汤玛斯◎高希尔在他的著作《犹太人的礼物:一个游牧民族如何改变历史》中写道:
“没有《圣经》,我们就永远不会见识到废奴运动、监狱改革运动,反战运动,劳工运动、民权运动、原住民和流离失所的人争取自己人权的运动、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波兰团结工联运动。以及南韩、菲律宾,甚至中国这些远东国家争取言论自由和支持民主的运动。这些现代历史中的运动全部采用了《圣经》的语言。”
或许我们的思考方式最关键的改变是进步的观念。在古代,伟大的创世故事对于早期文化中的初民要了解自己是如此重要,其实是相当陌生的,因此他们不太关注未来,也不会有[ 明天可能会比今天好]的观念。当时有许多“神”,但是他们“非人”而且反覆无常,没有一位“神”对于人类有任何特定的愿景。
经由西奈山上的摩西,上帝直接揭示了戒律,改变了上述状况。尽管这位独当一面的新“神”令人畏惧,祂是永远把我们的最佳利益放在心里的“神”,而且对于祂的子民怀抱长远愿景。
祂是引领犹太人脱离在埃及的奴隶状态前往应许之地的“神”,祂会在历史长河中努力,创造自己的目的,他是进步之神。
这种进步的世界观定义了西方文化,而且几乎所有非西方文明也采纳了这观点。正如高希尔上述所说,进步的世界观是所有伟大解放运动背后的力量。这些运动往往采用[出埃及记]的语言,从[事情不一定要如此]的想法发展出来,这种想法也是大多数自我成长书籍的引路灯。
爱的力量 〉
如果《旧约》是族群走过千年的啓示,《新约》就成了个人救赎的象征。:《旧约》的革命性在于强调的新观点,而《新约》将此逻辑推到极致,表示个人不仅能改变世界,而且有义务这么做。
以耶稣为例激励世人扴受挑战,遵循上帝形象将世界改头换面,这使得《新约》成为积极之爱的手册。
再一次,能疗痊愈和创造的爱就象进步观点,我们现在己经完完全全视为理所当然。不过如同安德鲁◎威尔本(Andrew Welburn) 在《基督教的开端》中指出:“爱是上帝对具有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人揭露的启示,正如权力和明智的秩序是上帝对尚未发展出自我意识的古代人类的启示。”
《圣经》关于爱的力量的主题标示了人类的新纪元。大数(Tarsus) 的扫罗(Saul, 后来成为圣保罗)在前往大马士革镇压基督徒的路上,[因亮光而目盲]。这则个人蜕变的美好故事阐释了陌生的新观念:爱可以比立场或权力强大。
《圣经》值得用新眼光来检视。我们没有必要再把《圣经》看成是关于原罪和牺牲,或者孵有了严格的教会阶层制度和圣战。我们应该想到的是《圣经》中传达比较单纯的讯息,关于同情以及如何实现和情进自我,那是不需要强迫别人接受的道德体系。尽管当成充满精彩故事的历史著作来阅读也是引人入胜,我们应该公正对待《圣经》,记得它是关于个人改变的最好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