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思维出发的教育大方向,促使各科目水平都来得比以往深奥,但其他科目虽然深奥,在深入浅出的教材循序渐进慢慢教导下,孩子的掌握力依然不会缓慢,唯独国语,一年级课程的编写深度,宛如三四年级的课程。
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虽在幼儿园都有打好基本的三语基础,但华小一年级的国语课纲,已经涵盖了马来文的造句、填字、艰难词汇及单字运用。一些作业的难度连大人都要查字典上网检查才能找到答案,更何况是对毫无马来文基底能力的小孩。
华小生一直以来外语能力相对比较弱,教育部將华小的国语马来文水平设得如此高,出发点固然是为了提高华小生的马来文水平,但教育部所编写的华小国语课程,过于深奥的学术水平忽略了华校生的马来文背景,让孩子一开始就產生恐惧而排斥学习,弄巧成拙。
早前批评小学一年级课程有如中学水平的国小教师莫哈末法德里再度发文,进一步给出一年级课本不符合小学生水平的例子。
“他们要会找出句子中的明喻(Idea Tersurat)和隐喻(Idea Tersirat)内容,要会根据图片造出陈述句,要会在句子中找出错误的标点符号。”
没学走,就要孩子学飞,学习语言的方式,並非是死背知识即可熟练,语言的输入最重要的管道是阅读及聆听,要精通一个语言,並非是单以枯燥教育法,学习语言应该是加入生活化的教育,让孩子从生活及阅读中学习。
“试着理性讨论下,给我们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这个程度的国语,合适吗?”
在发表小学课程纲要的贴文后,教育部就传召了莫哈末法德里问话,他强调,若因说实话而遭对付,自己必会顽抗到底。
但现今一年级的国语水平,宛如以打造国语博士生的水平,孩子一开始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学语法、时態、单字表,而华小生在同一时间必须学习三语,这本来並不容易,加上国语的艰难程度,让孩子们有更深的挫败感。
马来文是优美的语文,尽管在新时代中词汇贫瘠,需要更多外来语,但在语言的发展中,它终会愈臻成熟。
但在传承的过程中,会被人为的筑起一道墙,让孩子在政治、考试和分数中感到巨大的压迫感、疏离感,难以跨越。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