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翻译完《希望在转角》英语版本,交由来自英国的编辑初步校对后,他回馈的第一反应是:若书名叫“Hope is at the turning point”,有点可惜!他说,原本就是内容很有趣的游记、关于让人发笑的文化冲击的书,那些生活在亚洲的西方外籍人士读了都会有所共鸣!同样的,在西方国家居住的亚洲人,亦会感同身受。
他这么说确实有理,记得每当和来自西方的朋友提起书的内容,他们都会听得津津有味,最后会告诉我,多希望有天我会出英语版本,他们会很想买来看。说实在的,我从头到尾没打算过出英语版本,想到之前出席中文新书分享会时,我已吓得双脚软了,如果不是母语的分享会更会拿了我的命。
光看书名确实难以想象,原来这本书是写去纽西兰打工度假的点滴,里头的故事却是非一般背包客会做的,毕竟我不是为了跳伞、蹦极跳、环岛等等而去。书中提到:“会决定去打工度假的人,基本上可以被归纳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太悲哀的人,另一种则是太乐观的人。其余的人顾虑太多,会抓住安稳的工作不放,绝不敢冒险离职超过半年以上。” 我是前者,亦是后者。带着悲伤的心情,乐观地前行,最终交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篇章。
前面不是说过没打算把书翻译成英语版,我为何又改变了想法?那就要提到两年前,在出版第二本书期间,我曾被i-Life Suicide Prevention Campaign(简称SPC)邀请出席在槟城办的“自杀新闻安全报导工作坊”。我在毫无准备之下,被主办方邀请上台做分享,因为我的写书目的是想引起社会关注防止自杀有关,所以变成了一场“突发”进行的新书发布会,而在场各大媒体记者的提问最后转移到忧郁和如何走出来。在活动结束后,SPC组织的其中一位心理医生,问了我是否想过把书翻成英语,以便让更多读者看到?这便是让我决定把书翻译成英文版的契机。(英语版目前仍在筹备当中。)
回看多年前因失恋差点轻生,却最终决定用光手头上的钱,展开一趟一直很想却没胆做的——在西方国家生活的梦想,告诉自己旅程结束再决定生死。然而,完成这趟旅程时我已经打消轻生念头。大家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良药,于我,时间是一个个的“转角”,领着我走出阴郁,找到阳光。 我也意识到生活绝对不会永远一帆风顺,可是不管身处任何阶段,所经历的挫折多痛苦,熬过了就会是一片春天。后来,因在柬埔寨工作与生活,接触很多来自世界各地NGO的朋友,我才开始给自己设定写作的使命,从中研究这课题。
《希望在转角》是撰写关于打工度假,体验各种有趣挑战的经历,现在的我看回去,回忆起蛮孩子气的自己,总是会笑,但我多么感谢当年那个勇敢莽撞的自己啊!
书的内容分为五章,这些故事都是让我打消轻生的原因,尤其是最后一章:
第一:到一个陌生的国度;
第二:为了生存要学习的事情;
第三: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第四:外国不止月亮比较圆;
第五:基督城也有复活的一天(我于2011年2月大地震后4个月飞往基督城)。
从经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就算是从小充满阳光能量、乐观的开心果,也不代表心理和外在所表现的会是一致,一旦钻牛角尖就会不经意患上抑郁症或”微笑抑郁症”。然而,自杀的人实际上并不想死,他们只想逃避痛苦,可惜没想到这一条是不归路。希望大家关注这社会问题,并支持防止自杀教育,多了解症状、求救方式、自杀原因的讯息,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身边人。
下周将与读者分享第二本书《转角有奇迹》的故事,还有为何从原本只计划写一本书,结果又多写了一本《奇迹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