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大量大量的买书、看书、而且不丢书。
写作背后是上百本书和上百部电影的吸收,消化与再释出。
为了书写,每一本书都必须重看,取其菁华,相互参照。
在这样的过程中,常会发现之前忽略或错过的,甚至是最关键的部分。
李欣频的家拥有庞大的书房,书房裡充满五十种分类书籍,多媒体喜乐,电影和存放各式各样资料存在的空间。
大量买书、看书、而且不丢书
其实她的生活愈来愈简单。她适量的吃,不浪费食物。一年买不到三件新衣,有些衣服缝补再穿。
在《变局创意学》中,她写了一篇“向贫民学习孑然一身的最低生活需求”:……正因为我们处在变动中,所以包袱愈少愈好。……我们不必等灾难发生才开始学“放下”,只要利用每晚睡觉前五到十分钟,观想自己身外的人事物一一幻灭消失,只剩下自己这只躯体时,灵魂裡还留下什么?
就如同《攻顶》这本书指出,我们登山时,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背在身上,背包就这么大,只能放进必需的物品,“生活所需被压缩成一只重量仅五十磅的背包”。
对她来说,书就是必需品。她大量大量的买书、看书,而且不丢书,每两星期大约花费千多令吉买书。和《十四堂人生创意课》一样,她写《变局创意学》,背后也是上百本书和上百部电影的吸收、消化与再释出。
这是书写最大的意义,是分享的乐趣,也是她甜蜜的使命。为了书写,每一本书她都必须重看,取其菁华,相互参照。绝大部分书要在看第二遍、第三遍时才会发现之前忽略或错过的,甚至是最关键的部分。
书写是为了分享,只阅读而不整理以及与人分享,书写是阅读的完成。
她一天至少读一本书,最多的时候,一天可以读到五本,这还不是纪录,据知,有人可以一天读20本。当阅读累积到一定的量,一本书属不属于你,通常翻读几页就知道,你也很快能够辨认出每一本书’的特点,找到自己之所需。阅读就是如此,当你读得够多,便理解得愈快;理解得愈快,又读得更多,并且与原来的知识系统连结。
有些书只要读关键的部分,象量子力学的《优雅的宇宙》,数理的部分也会跳过,只读观念,再与其他同类型的书对照与串连。
她享受买书、读书的乐趣,这一点也不构成压力,时间也不成问题。唯一的痛苦,是当你想买的书买不到时,例如《圣境寓言书》,现在竟然己经消失了。这么重要的一本书,罗兰艾默里奇拍摄“2012”的源头,无声无息的绝迹了。
“请赶快买呀”,现在她为读者开书单吋,都必须再加上一句。
拼命阅读,因为读书救过她的命
一个人为什么对阅读如此执著、如此拼命?
理由很简单,因为读书曾经救过她的命。
少年时候她很不快乐,特别在高中那一段。她反抗学校,总觉得学校给她的尽是限制,行动的限制、思想的限制、想象力的限制。她因此也跟著痛恨这个世界,却没有朋友可以讨论,为她解除迷惑。她还跷家逃学,是老师、父母眼中的问题学生。
就在想放弃生命的时候,她遇到了一位老师,甘训宾,在高三联考压力下,甘老师给她自由和绝对的支持力量。她并没有爱看书的父母,甘老师也没有为她开书单,但是因为她,年少的李欣频得以逃离让人窒息的教科书,躲进图书馆,在那里她读了一本又一本的书。
有一天,她读到赫曼赫塞的《车轮下》,这本书救了她。赫曼赫塞摆出一种战斗的姿势,站在少年的立场,强烈批判当时的社会以及不人道的教育制度,而她就是那个饱受摧残,逃离教会学校的孤独少年汉斯。但是汉斯死了,替代她死了,她内心的暴风雨慢慢平息,平安的从车轮下逃生,一直到现在。
从此她完全明白,能够救她、陪伴她的就是书。很久以后她读到《所有的巧合都是故意的》。她相信,人往往具有一种直觉,当你需要什么时,灵魂会发出讯息,于是那个需要就恰恰好出现在面前,指引你。某一个时刻遇到某一本书绝不是意外,是注定。某一个时刻某一本书大卖,也不是偶然。
当负面思考的力量太强大,人们就需要一本浅显易懂,用最简单的语言讲出“心想事成”的正面思考法则,《秘密》、《吸引力》类型书因此大爆热门。不要忽略简单的哲理,往往蕴含最惊人的力量。于是她终身以书为伴。
李欣频一直是我心仪的女作家,喜欢她的创意与文字,更欣赏她一直以书为伍的幸福的生活。
北京大学创意课的指定必读教材,也是每一个世代必备的创意经典!
台湾热销40多刷,两岸热卖30万册,全台湾卖到没半本!
上次断货太久,这次一定要第一时间收藏,把错过的创意菁华补回来!
培养自我的感悟力、想像力、特殊风格,发挥人生潜力的必读十四堂课。
电影是静态的旅行,坐在椅子上就可以神游四方。旅行则是动态的电影,不停地移动身体、连续捕捉画面与剧情。
建立“大量阅读与写作+频繁旅行与看电影”的好习惯,为日后的人生开挖“永不枯竭”的创意源泉。
谈广告创意的书籍很多,但大都是谈技巧方法的教条式书籍。创意人李欣频认为,有太多事情比学会这些技巧还要重要,不管专业上学的是文案,还是设计,如果对周围的环境没有特殊的感悟力,没有想像力,没有自己消化,然后产出独到风格的能力,学再多技能都是没用的,充其量只是别人好用的工具而已,很快就会被取代。她以丰富的人生历练,再加上广泛的旅游、大量的阅读、电影影像的刺激,从中汲取养份,建构她独树一格的创意理念。
在历经各大学的授课之后,欣频整理出她的讲课大纲、演讲稿,以及毕业时给学生们的建议,汇总出十四个课堂主题。创意不止在广告业,这也不是广告文案的教科书,而是她最深刻的学习历程与生命体验,是极其慎重的十四堂人生创意课。
*(原:《推翻李欣频的创意学》,2013新修版)*
创意天龙8部之2:“大学四年的进阶练功”
创意速度太慢,意念成真的创世法,才能瞬间改变游戏规则!
比《秘密》中文版早3个月出版,提前揭示心想事成的创造法则!
2013最新增修版,是每一位看过《十四堂人生创意课1》的人,进一步挑战自己创意极限、拉高创意海拔的必读指南!
继排行榜首、热卖40多刷的畅销书《十四堂人生创意课1》后,李欣频以更高的视点,找出启动创意风暴圈的方法:创意→创造→创世,不退流行的12层终极创意境界,还包括“忧郁创意学”、“梦境创意学”、“巧合创意学”、“杜拜创意学”等完整概念。
终极创意的三阶段,历经“原我”→“变我”→“全我”的过程:以十二个层级、更高的全新视点,淬鍊出无限可能的创意境界。
创意:站在原点看新的可能。
从一个原定的剧本,尝试出不同演法,而展演出不同的效果/结果。
创造:站在新的点上看无限可能。
创造出源于自己更独特、更高竿的剧本,并演得淋漓尽致。
创世:在无限可能的点上,看最好的可能。
以全新的全观视野,创造自己、众人、万物集体合演新局面的剧本。
创意→创造→创世,就是在不同的高度,看见不同的广度,不论是针对眼前必须发挥创意的个案,或是面对自己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方法。如果能先将自己拉到最高的视点,就能看到自己不同的广度,而这方法将来要用在任何地方,包括人际关係、沟通技巧、案子的创意发想、创作……都能游刃有馀。
电影《上帝也疯狂》为例,这三阶段就是:“创意”——构思以各种方法,让可乐瓶变得不一样,比方厂商改变瓶子的形状、图案等,但仍视之为“可乐瓶”。“创造”——像电影中的非洲布希曼人,不把可乐瓶当瓶子,而是当成武器、乐器、或是争夺权力的目标物。“创世”——以可乐瓶为建材或是素材,例如组成一张椅子、拼装出一部车、建成一个房子……创出一整个世界的规模。
对有创意的人而言,每天让一个大无畏的灵魂活回来,每天都是全新的开始,体验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创造者,一天就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创世纪!
创意天龙8部之3:“大学毕业前的总复习”
五年来两岸上百场演讲,现场回答数万名读者关于:文案与创意、写作与出版、旅行与人生的50个问题。并公开她私人的职场经验、梦想开屏表、时间规划单、笔记本圆梦学是大学毕业、出社会之前,必读的新阶段人生准备课!
所有对“创意之路”最好奇、最想知道的疑问总整理:
*如何将创意转成文字?
*如何决定写作形式?
*找寻创作的资料或灵感时,如何不分心?
*创意能否永保竞争力?
“创意”不是一种技巧或工作,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找创意,就像人在找资源矿脉,用了各种仪器,试了各种方式,也不一定会找得到,但当他有一天静了下来,以自体的方式去感应,而不是疯狂地乱猜乱找,当他被直觉带到一个地方,那就是了。
李欣频的创意是怎么来的?各方面都有,我们每天都在呼吸,每天都在感觉、每天都在思考、每天遇到新的人事物、每天都在感受每一分每一秒,这些生活中最基本的呼吸、聊天、睡觉,其实都能产生创意。若是你的input比output多很多,受到的刺激比产出多很多的话,就不会有创意枯竭的时候。重点是感官都打开了吗?如果感官不够敏锐、意识没有觉醒的人,再多的刺激都不会起什么大反应。
本书汇整来自读者、听众、媒体和学生们,对李欣频创作之路最好奇的提问和回答,共计三大主题:文案与创意、写作与出版、旅行与人生。提供每个人打开感官的方法,去採集眼前世界每一分每一秒发生当下的创意灵感。
“文案天后”李欣频的广告文案作品集,分为“商业篇”与“艺文篇”。其中“商业篇”收录了作者为诚品书店、中兴百货等众多企业创作的,诸多流传恒远、撼动人心的经典文案,展现出强有力的文字风格,详实纪录了城市、季节、人的情感交叉描述,共分五大主题,以一个全新的文案概念,集结商业脉动的点滴,寻找每个人专属的创意生活!
“艺文篇”收录了作者多年来的为书店、杂志、展览活动等所写的文案作品,记录了书店、书、物品与人的交互,呈现出灵动巧思的文字魅力,既是*文案的巡礼,又是文案、文学互相交融的完美体现。
地球在变、人生在变、事业在变、爱情在变…….世界上总是存在未知的变数,未来的你才不同于今天的你!
两岸人气创意作家李欣频,结合自身旅游经历、书籍阅读、职业规划、电影赏析等方面的人生体会,教你在当下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中如何树立创意生活观。
10个关键词:全球视野→宇宙视野、重估风险→风险共存、适应极端→乐在极端、接受变动→享受变动、随时放下→归零重来、练习无常→穿越生死、高速起灭→静观元一、环球之旅→师古文明、多元技能→练超异能、把握当下→自定未来,让你面对剧变也毫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