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家张爱玲常去的咖啡馆,走入作家在老上海的悲欢离合。
上海这座恋恋城市,一踏在上海的土地上,便仿佛踏在张爱玲的脚印上,我可以带回金黄色的扇形银杏叶和法国梧桐叶,但带不回层层迭迭于历史尘埃上的脚印。
梧桐叶簌簌飞落,在静安区车水马龙的街道旁,邂逅这样一个牌坊。常德路195号,张爱玲(1920-1995)故居,常常德公寓在此高贵而安静地伫立了近百年。
推开红木门的古铜把手,恍如走入另一个时空。温暖的灯光照明了书屋,一排排中英文书籍整齐迭放在红木书架上。上海的历史和市井生话、民国的书画艺术、西洋音乐典籍等,展现着上海的绝代风华。墙壁上挂着西洋油画与张受玲的自画象、生平故事,还有她轻描淡写却刻骨铭心的经典语录……
几束玫瑰花,将书屋装点得温柔又有灵气,咖啡香弥漫在空气中,耳边缭绕着浪漫的法语香颂,好似向来人倾诉一段故事。
时光缓慢,老上海的模样仿佛重现于眼前:张爱玲的悲欢离合还在继续;红极上海的故事,也依旧在上演……
常德公寓:名篇诞生之地
上海迄今可见的张爱玲故居有多处;苏州河旁见证张爱玲出生与成长的大宅(李鸿章的产业),从父亲的家逃出后与母亲同住的开纳公寓。
常德公寓是张爱玲在上海的第一站。1942年夏天,她从香港回到上海,第一站就住在这里。这是她最眷恋的地方,她写下了《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等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在这里,她与胡兰成相恋。
这里有她的高傲、她的卑微,还有她在尘埃中开出的所有喜悦与悲哀的花朵…..
点一杯卡布奇诺,坐在窗边,翻看一些民国老照片,重温老上海过去的流光碎影,不知不觉,天色己晚。蓦然抬头,看向窗外,静安街道上的车水马龙,让人从故事中抽离,一切恍如隔世。
半个多世纪以前,张爱玲一定也曾坐在这窗边沉思、彷徨,写成文字;有些她欲说还休,收藏进今天这座常德公寓。安静的咖啡书屋“千彩书坊”,等待我们走进张爱玲的世界,细细品味。
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
她的文字成为千千万万读者心口上的硃砂痣
她的文学为华语世界缔造不朽的传奇
作家蔡诗萍重磅巨作,解密华人文坛奇女子——
张爱玲一生的爱与哀愁
“国家最坏的年代,却是作家最好的年代。在国共都鄙视的浮华都会上海,却蹦出了一朵文学奇葩张爱玲。这不是传奇,又能怎样描述呢?”
——蔡诗萍
抗战末期,上海沦陷区,张爱玲宛如文坛盛放的一朵奇葩,攫人目光。她更如一道炙烈的火光,延烧出近代华文文学的一派“张学”。
我们从她的小说、散文、剧本为人间无数的莫可奈何掬一把同情泪,从她的《小团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窥探大作家的感情世界。
张爱玲为什么能成为传奇?
上海,如何成为她文学的温床?
香港,如何化为她小说的活水?
她究竟是被爱情成全了,还是给耽误了自己?
作家蔡诗萍全新创作文集,详细解密华人文坛奇女子——张爱玲一生的爱与无尽悲凉。
逾700封鱼雁往返,跨40年深厚情谊
张爱玲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首度曝光!
1952年,张爱玲为了完成学业,从上海来到香港,因缘际会结识了宋淇、宋邝文美夫妇。1955年,张爱玲离港赴美,就此开始三人长达40年的往来通信。
张爱玲视宋淇和宋邝文美为下半生最信任的好友:“我的信除了业务方面,不过是把脑子里长篇大论对你们说的话拣必要的写一点。”她在信裡和他们讨论文学创作、出版业务,更详实记下在美国生活的种种琐事:她惦记的旗袍样式、她做的梦、她的食衣住行、她的迁徙和病痛……
《张爱玲往来书信集》始于1955年,止于1995年,超过700封书信,第一次揭开张爱玲不为人知的神秘面纱,堪称研究张爱玲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不仅可以看见她的写作过程、和宋淇夫妇之间的真挚情谊,更从字裡行间映照出时代变迁的缩影,而这两本书的问世,也开启了另一扇瞭解张爱玲的窗,势将成为所有张迷的必备珍藏。
《易经》与《雷峯塔》、《小团圆》并列为张爱玲的自传小说三部曲。好不容易逃出衰落破败、人心险恶的“雷峯塔”,隻身远赴香港求学,却又迎头撞上席捲而来的战火,猛地燃起了她的孤绝与恐惧。历尽前半生的情感颠沛,等待她的会是柳暗花明的新生,还是时移事易的囚局?《易经》不是卜运问卦的天命之书,而是记录张爱玲多舛一生的“变易”之书,透过“琵琶”这个角色的强烈投射,张爱玲娓娓奏起一首起落无常的生命殇歌,而当最后的故事说完,说故事的人,又该何去何从?
张爱玲长篇小说代表作。初载1950.4.25至1951.2.11《亦报》,题为《十八春》,1951年11月由上海亦报社出版单行本;后经张爱玲改写,以《惘然记》为题连载于1967年2月至7月《皇冠》月刊,1969年7月皇冠出版社出版单行本,改名《半生缘》。 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份。——《半生缘》 世钧,我们回不去了。——《半生缘》 全新精装,臻美典藏,月亮构筑起的永恒传奇。
经典名作+张爱玲的译笔=空前绝后的文学飨宴
张爱玲逝世15周年全新改版
◎特别收录电影“断头谷”原著《无头骑士》!
张爱玲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获得文坛瞩目,然而大家多半忽略了她在翻译方面的才华。张爱玲的翻译作品主要集中在一九六○年代,类型则广涵小说、诗歌、散文、戏剧与文学评论。翻译界的权威人士认为她的翻译技巧与语言运用都十分有个人特色,而“译者张爱玲”的身分无疑也影响了日后她中英文并进的创作型态,其中部分作品甚至是先以英文创作,再重新改写成中文。所以无论是想要更深入了解张爱玲,还是研究“张式”的翻译艺术,这本书都是绝对不可或缺的!
《秧歌》是张爱玲用写实的笔调和敏锐的感性谱写的农村哀歌。她由个人的温饱出发,写人们如何踉踉跄跄地追赶新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新的政治体制下学说新话。然而,面对贫穷和饥饿的窘境,他们终于忍无可忍地暴动起来,引发恐怖的悲剧。全书在平淡中有张力,在惨澹中有滑稽,寓怪诞于真实,亦寄深情于日常。当肩负沉重担子的人们再度扭起秧歌,既展现出张爱玲对复杂人性最深沉的凝视,也标志着张爱玲小说风格的重大转变。
张爱玲对《海上花》作者韩子云献上的完美致敬,也是她对上海的款款深情。
长三书寓,一个贩售“禁果”的菓园,也是一座呈现人性百态的大观园。不论达官显贵、贩夫走卒,来到这裡都要剥下礼教的外衣,面对赤裸的自我。尽管所费不赀,男人们还是前仆后继地造访,毕竟入流的婚姻没有真情,逢场作戏的风月场却不全是假意,有时正经的爱情,只能诞生在“不正经”的关系里……从“花开”到“花落”,从华美荣盛到破败衰颓,张爱玲用满藏余韵的文字,刻写出人心的幽微,如果“情爱”是封建人生的留白,这本书就是跨越百年的补缀,而每段缥缈的爱情,都将张爱玲的“上海美学”带入一个极致的高峰。
《怨女》描述一个女子被困在金钱与道德的枷锁下,横亘一生的哀愁积恨。张爱玲稍稍褪去早年的犀利凝鍊,更尝试拓张文学格局。在不同笔法转化中,纵然命运摆弄无可迴避,终究留下挣扎的班班心迹。
张爱玲逝世15周年纪念
重新编辑.全新改版
本书内容与旧版不同
张爱玲留下的不仅是一个苍凉而美丽的手势,而是无法复制的传奇!
随着环境、时代、心境的变迁,张爱玲的小说进入转变期,虽然她的灵感仍以上海和香港双城为主,并保有一贯冷眼看世情的敏锐,但手法却更加圆融成熟,最明显的是从早期浓烈外放的风格,逐渐凝炼昇华为自然素朴,更接近她所追求的创作理念。
譬如被名导演李安拍成电影的〈色,戒〉,整篇精简如诗,写尽女人“感情强烈到是什麽感情都不相干了”的悲哀;〈相见欢〉细细白描出四个老太太围炉閒话当年的场景,却有余韵不尽的凄凉;〈同学少年都不贱〉藉著境遇大不相同的两个女孩多年后重逢,来表达人生变化无常;〈五四遗事〉嘲讽西化后中国青年追求理想婚姻和恋情的心态;〈小艾〉则透著张爱玲小说中少见的光明温情……
张爱玲曾说:成名要趁早。她自己当然做到了,只是她或许没想到,这一篇篇故事竟能流传至今,不曾稍减其光华,甚至发展成“张学”,影响后代无数读者,并不断被改编成电影、电视、舞台剧等各种艺术形式,实为近代文学史上罕见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