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接触公司大重组的案子时,记得曾经请教过一位NGO顾问的朋友,有关“怎么知道每个部门,究竟有没有把工作做好?”他只反问我一句:“Do you have a work plan?” 当下,我确实脑袋空空的,虽然手头上有齐全的职责信息,但对于工作计划的具体功能,反应是黑人问号一个。
在初期拟定好的工作计划,实施后可在每月尾做审核,主要是检讨错误
工作计划像是职责或建议书,对我而言它一点并不抽象,是由一个部门的经理,或一个员工对自己熟悉的工作,详细的制定细节流程、目标、时辰(deadline / cutoff time),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确认完成每项任务。拟定工作计划,先要从平日盲目的工作内容里,分类出优先秩序的大小事。
以行政专员做举例:每周一早上10点-11点参与部门会议、周三下午2点-3点去银行办业务,而每周的其中两天会见客户,若无具体规定哪天,那么马上写下哪天、几点到几点钟。这些安排,从日、周、月直到年为止,一旦写出来将发现要做及提升的,比想象的多。
专业的工作计划,须书写一份简介以让上司清楚,计划制定的:原因、工作记录、注意事项、进度、采取什么行动等。在初期拟定好的工作计划,实施后可在每月尾做审核,主要是检讨错误并从中调整或改善工作流程,以达到提升系统的措施。为了不能只顾着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理想是采用“S.M.A.R.T”原则,即:
S –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M- 目标必须可衡量的(Measurable)
A- 目标必须是可达成的(Attainable)
R-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有相关性(Relevant)
T-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回到以上行政专员例子,所制定每周的会议、出外办事、会见客人等的时间表,有助在新的一个月来临前,去核对日历每周哪天落在几号,事先准备好隔月的工作计划书。此外,在同事之间协调上,也可用于事先温馨提醒他人,隔月工作的行程时间,同事们将感激不尽。这种举动,渐渐会影响周遭人,塑造出更好工作环境的高效率。
尤其在每个月初,在参与部门会议时,工作计划可是派上用场的好工具。这份清单文档,当通过投影机打在同事们的面前时,起了预先通知隔月行程的作用。在遇到有突发工作要求时,可翻阅工作计划来提醒对方,以工作的优先顺序来“说不”或谈判,如:重要又急的接、不重要不急的不接、重要却不急的就得排一排。
从被问“work plan”那年起,我花了将近5年的时间,才真正理解其功能的含义。善用这项技能后,发现其最大收益终归于自己,无论大小项目的进度细节,都可记得一清二楚并能随时报备,自信心因此大增。
另外,会发现上司逐渐不闻不问,因为工作计划做得越好,就意味一切越是透明化。同时反映了一个人,处事的专业度及独立表现,只要做好工作计划,就不怕被质疑。
(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