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夹着卤肉的概念,源于中国福建省福州的“虎咬猪”,但经台湾本地化口味的改良而让普罗大众更广为接受。
在日本长崎中华街称之为“角煮馒头”(角煮まんじゅう),取其为卤五花肉夹馒头之意。
刈包的“刈”字读音为yì,为“割取”,以刀切开之意。该字闽南语念做ngāi,与姓氏艾的发音相同。
“刈包”在台湾闽南话叫“kuah-pau”,台文写做“割包”,因为“割”字在台湾闽南话中才有kuah的音,因此也成为了“挂包”。
刈包类似馒头,两者差别是馒头为立体半球形,但刈包是长椭圆扁形,再对折起来包馅料,这种包子来到马来西亚成了荷叶包;一种专门用来包扣肉或者油腻的肥猪肉料理的产品。
刈包传统馅料有:五花卤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等。花生粉一般与糖混合,有甜味。
另外,也有健康的吃法,以瘦肉代替五花肉,因为形状及内馅似老虎的嘴咬住一块猪肉,所以在台湾亦被称作虎咬猪(拼音:hóo-kā-ti),吃法如同汉堡般,故也有“台式汉堡”、“台湾汉堡”之名,也常被昵称为“包包”。
近年来,台湾再改良再引领创新的风潮,除了传统白面色皮外,甚至也有了黑糖面皮等,在内馅口味也变化出许多花样,例如:加入猪脚、香肠、筊白笋、剥皮辣椒、天妇罗、鸭胸、煎蛋、鸡排、鳕鱼排、日式叉烧肉、咸猪肉、炉烤杏鲍菇、照烧鸡腿、牛肉丸,甚至猪舌等新式刈包。
尾牙~福咬住(虎咬猪)
经典口味的刈包在台湾同时也是“尾祃”(尾牙,或称“尾迓”)宴席上经常出现的菜色之一。
因为外型长得像钱包,里面夹一大块卤肉、酸菜、花生粉、还有香菜,因形状像一个饱满的钱包,取其财富满足的喻意,因此在尾牙吃刈包,象征来年发大财、钱包满满用不完。
另一说是,刈包的另外一个名字为“虎咬猪”,与闽南语音“福咬住”相近,内夹的酸菜被客家人视为是福菜,所以有“留住福气”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