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在不断转变的。人的转变,会带动作品风格与题材的转变。
在《撒哈拉的故事》中,我看到一个快乐活泼的小天使在大漠上奔驰。然而,在《滚滚红尘》中,我却只看到一个倔强自持、郁闷无奈的女作家在时代的枷锁下飘泊无依。这两本书同是来自女作家三毛的手笔,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其差别之大,相距之远,真的令人难以置信!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适应寂寞荒谅的沙漠生活后的首篇作品。文中可见一个热爱大漠的女作家,与深爱她的丈夫在浩瀚的黄沙上携手纵横。他俩抵住了沙漠的熊熊烈日,习惯了物质的匮乏与当地文化的落后,建立了他们的小天地,并使之成为沙漠中最美丽的房子。
有空时他们四处探险,有时充当医生,有时又当老师;观看沙哈拉威人的种种古老风俗就成为了两口子最大的生活情趣。好奇、文化的差异及对沙漠的热爱为三毛带来了无限的写作灵感,在大自然的欢愉气氛的沵漫下,《撒答拉的故事》成了最感人、最精彩的一部游历小品。
怀着看《撤哈拉的故事》的余兴去看《滚滚红尘》的人,也许会感到失望和叹息。因为大漠中那股清新纯璞的气息早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动荡时局下人们的浮燥不安。
这回,三毛不再以“三毛”的身分出现了:她创造了笔下那敏感倔强而才华横溢的女作家沈韶华。这个“她”生于乱世,心灵找不到停泊的港湾,只好以文字发洩对人世间的诸多无奈。
这个“她”恋上了一个千夫指的汉奸章能才,并甘心为他献上了自己的一生:为了他,她含冤受辱;为了他,她沦落潦倒。两个人过着的是没有明天的逃亡生活。最后,韶华牺牲离開本国,開展新生活的唯一机会,与能才天涯永隔。对前境的模糊,以及来自四方的压迫,使人彷彿置身于滚滚的红之中,这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两篇作品的内容大不相同,但熟悉与喜爱三毛的读者们却都清楚明白这些转变都决非一朝一夕的。在完成《撒哈拉心的故事》到动笔写《滚滚红尘》的20年前,三毛是经历得太多悲伤事,自从她失去了丈夫荷西后,失去依靠亦失魂了。于是,作品失去了色彩,一篇比一篇灰暗及感伤。即使后来返回台湾,仍然无法从丧夫的哀痛中康复过过来,这就不离叫人想到,那凄凉无依的韶华就是三毛自身的写照啊!
《撒哈拉的故事》是以小品散文形式表达,而《滚滚红尘》则是一套电影剧本。前者加插了三毛这个“沙漠之宝”后,浩瀚无垠的沙漠顿然成了一片乐土。沙漠人的迷信、婚姻、宗教、习俗,由三毛娓娓道来是那么地亲切动人!
《滚滚红尘》是以一幕幕的形式表达,篇幅短小,但字理行间都蕴含着悠長的深意,而且,幕与幕之间有一些饶有韵味的小项目,如“活然相对”,启人深思。看《滚滚红尘》这剧本,虽然有一份“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失落感,但三毛对人物那种丝丝入扣的描写,却不是《撤哈拉的故事》所能比拟的!试看沈韶华那种孤清无依的倔强,章能才情深款款的无奈,以及那些在身边来来往往的,看似不相干但不可缺的小人物,我真不得不佩服三毛。
总之,《撒哈拉的故事》和《滚滚红尘》同是好作品。无论阁下想感受一下亲切动人的大漠生活小节、乱世儿女的哀愁,或是要看看一位作家前后期作品风格的迴异,《撒哈拉的故事》和《滚滚红尘》定是你最好的选择!
备记:大众书局与星洲日报共同推荐40本文学及40本非文学书。齐来投选出您心中最佳的书籍!让我们一起为大家推荐好书,一起全民阅读!详情搜索:#全民阅读2020